陈桥兵变成功有哪些因素?
前言:赵匡胤之所以能够成功,有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综合后世百家的点评,陈桥兵变成功的条件主要有以下几条:
第一条,天时。
公元959年,后周显德六年,后周世宗柴荣病死,即位的恭帝只有七岁,因此当时政局十分不稳定。公元960年,后周显德七年正月初一,忽然传来辽国联合北汉大举入侵的消息,当时主政的符太后乃一介女流,毫无主见,听说此事,茫然不知所措,最后屈尊求救于宰相范质,皇室威严荡然无存。范质暗思朝中大将唯赵匡胤才能解救危难,不料赵匡胤却推托兵少将寡,不能出战。范质只得给予赵匡胤最高的军权,可以自由调动全国的兵马。
第二条,地利。
当时,赵匡胤统率大军出了都城(今河南开封),行军至陈桥驿(今河南封丘东南陈桥镇)。陈桥驿这个地方距离后周首都汴不远,赵匡胤在这里发动军事***,十分有利。
一是自己掌管了全国的兵权,而且都调动了出来,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二是这个地方能随时知道京城内的一切情况,
三是***以后可以很快返回京城,掌握大局,控制小皇帝。
第三条,人和。
赵匡胤带领大军刚离开不久,都城内就传起了一阵谣言,说赵匡胤将做天子。这个谣言不知是何人所传,但多数人不信,朝中文武百官也略知一二,谁也不敢相信,却已慌成一团。赵匡胤此时虽不在朝中,但都城内所发生的一切他都了如指掌,而且这也是他的杰作。周世宗在位时,他正是用此计使驸马张永德被免去了殿前都点检的职务而由他接任。赵匡胤知道皇帝的心理,就怕自己的江山被人夺走,所以他们的疑心很重。这次故技重施,是为了造成朝廷的慌乱,并使他的军队除了绝对听命于他外别无他路。人心归顺,皇位自然唾手可得。
总结:
天时、地利、人和等条件都具备了,赵匡胤建立宋王朝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接下来,赵匡胤就可以根据国内的现实情况和政治、经济与军事实力,运筹帷幄,指挥着自己的军队实现华夏一统的宏图伟业了。
陈桥兵变作为一部成功的历史“大片”,成为赵匡胤创时代的起点,成为赵宋王朝三百多年历史的开幕式,可谓是“陈桥一梦,换了人间”。
现在回过头来再看陈桥兵变,应了三句话:第一句话是照猫画虎。赵匡胤发动的取代后周,建立宋朝的兵变***,又称黄袍加身,是效仿后周开国皇帝郭威的。郭威出身寒微,身材魁梧,勇力过人,加入后唐庄宗李存勖亲军。后协助后汉高祖刘知远称帝,因功高盖主,受到后汉隐帝刘承祐猜忌,郭威发动兵变,攻破开封,推翻后汉隐帝,不久率军抵御契丹,在澶州受部将推戴,黄袍加身。当时,赵匡胤只是郭威手下一个小小的将领,参与了郭威“黄袍加身”的过程,虽然在这次***中他却始终都是一个毫不知情的配角,但学到了经验。
第二句话是趁你病,要你命。一代明主周世宗柴荣死后,后周皇位继承人只有七岁,其母付太后也没有主见,于是大权在手的丞相范质思前想后只有赵匡胤能解决这个问题,于是委任委赵匡胤最高军权,升任殿前都点检统帅全国兵马。赵匡胤于是就有了发生兵变最大的资本。
第三句话机会都会留给有准备的人。在宋朝历史的记载中,陈桥兵变是一场没有预谋、不流血的兵变,赵匡胤在兵变前是毫不知情,是被将士拥立的。但近些年来很多学者发现,陈桥兵变大有疑点,赵匡胤并不是如史书中记载的那样毫不知情,这是一场预谋已久的抢班夺权的兵变,而且非常成功,几乎称得上兵不血刃。赵匡胤是个有雄才大略的人,而且本事很大,号称“一条哨棒等身齐,打下四百座军州都姓赵”。当然还有个原因就是赵匡胤这人会做人。他和禁军各个首领关系处的特别好。很多人和他成了拜把子的兄弟,号称“义社十兄弟”。同时,他身边还有一个能人,那就是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赵普。试想一下,枪有了,人有了,机会也来了,陈桥兵变如果不成功,老天就太不开眼了。
我说题外话,真实的陈桥兵变的原本记载已经被宋朝时期的史官给掩盖了,我们现在看到的陈桥兵变的故事梗概是宋朝官方有意识修改后的故事。
理清楚这些我们再来看看赵匡胤的陈桥兵变,或许就有不一样的看法。也能看到陈桥兵变为什么会如此顺利成功!
因为赵匡胤本人在史书的美化下,到了今日仿佛是在陈桥驿被兵变的将领强行穿上黄袍,然后带到汴梁登基称帝。但是在后周世宗柴进时期,赵匡胤就已经在秘密策划谋朝篡位。
这在宋朝时期士人所修的史书到处可见:
从上诉的记载我们可以看到赵匡胤在后周晚期担任殿前都点检期间,他不仅仅只是拉拢了禁军将士,也拉拢朝廷大臣乃至宰相王溥,形成了自己的势力集团。
赵匡胤的行为实际上已经引起了后周朝廷其他大臣的注意,比如杨徽之,但是这种行动都是暗中进行的,并未使得后周世宗柴荣过多关注。而且后周世宗柴荣本人是一个英明之君,这使得赵匡胤小心翼翼,等待时机,隐忍不发。
后周重要军事力量是禁军,而禁军分为侍卫司和殿前司两大系统。在955年,后周世宗柴荣亲征北汉的高平之战中,侍卫司的表现不如殿前司出色,这使得柴荣对于禁军系统进行了改革,主要是培养殿前司。柴荣一方面把原来侍卫司系统的精锐将士拨给殿前司,另一方面新招募的精锐将士也被拨给了殿前司。
在殿前司改革的时候,赵匡胤担任殿前司都虞候,负责这次殿前司的军队招募和扩充,在956年,赵匡胤晋升为殿前都指挥使,成为殿前司的几个重要统帅。也是在这个时候,赵匡胤搞出了义社十兄弟,赵匡胤这些亲信都在殿前司任职,举三人为例子:
这无疑也是赵匡胤利用自己扩充殿前司禁军的权力为自己的亲信力量谋取利益。
此外赵匡胤还负责殿前司里中小军官的选拔,宋朝此后的优秀军事将领都出自赵匡胤的亲兵系统,这也是赵匡胤在殿前司系统中收买人心的举动,我们也可以看一些例子: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wnskw.com/post/417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