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网格员的待遇如何?
网格员月工资2800元(含“三险”),其中基本工资1600元,绩效工资600元,试用期间只发基本工资1600元。
社区网格员一般是双休,但是也不排除单休的情况。上班时间不是自由的,有统一的规定,一般来说***用的是八小时工作制,时间一般安排在早上9:00至下午17:00。
现在大学生是应该好好学习还是找一份兼职呢?
个人认为还是学习为主,如果学习安排时间有空余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大学毕业后工作了才发现,想要学点什么太难了,根本没有时间,还是大学的时间轻松,趁着大学的时间考点资格证,毕业后也能多点选择。
现在大学生是应该好好学习还是找一份***❓这是个好问题,但是太传统,太狭隘!
你所说的“学习”,就是中国人基本统一的认识一一课业知识的学习。然而现在的幼小初高大的10余年连续课业知识的学习,难道你和大家不觉得少了什么吗?我是1986年毕业的大学生,毕业当时我19岁。11岁从内蒙包头,随父母调动来到安徽省马鞍山市。那个年代,虽已往事如风40余载,但绝对是这个时代中国所有不管是幼小初高大学生,无法再经历的有意思更有意义的教育和成长时代。我们初高中的学校都有校办农场,每个月都要去进行除草、施肥、割麦子等劳动;还会去近郊的革命烈士墓瞻仰先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大多数清明节还要去45公里外的南京雨花台革命烈士墓瞻仰受教,还要开主题队(少先队)会和团会;学校、班级还要经常组织同学们去看《上甘岭》、《冰山上的来客》等爱国主义电影;组织大家要在课余制作、组装小电机等课外活动;组织同学们去春游、秋游……
可以说那个时候,学校、班级集体的活动很多,同学们在这样的集体活动中凝聚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团队精神等的内心和行动,互帮互学,相互融合,精神振奋,斗志昂扬。
而今日中国社会,已随时代变迁和发展,成为极端平面化的社会。信息时代的割裂人真正面对面交流和融合的变化特征,使大家之于个性化而割裂了现实人际融合。更没有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信仰哺教、团队精神等人与人的社会特征的教育、对流和凝聚。个性化的背后,一定是人与人的割裂和情感弱化。我经常跟我的大学生男女同学们说这样一句话:恋,是“亦”和“心❤️”之和、之交,而爱,则是同一片蓝天下“/”,我“丶”你“丶”和我们的孩子“′/”,成为同一屋檐下“冖”永远的朋“友”这一出于情之发端,再汇于家之永恒。而如今的“恋爱”中,如果你想亲吻你的恋人,即使你通过手机视频通话,你能鲜活交心地亲吻到她或他的脸颊吗❓
说这一大堆话,其实就是为了告诉你和年轻的大学生们,10数年来,你们真的很忙很累,因为竞争残酷。缺少阳光,缺少周末,缺少……很多很多。对社会的认识和实践,你们真的很缺少,而4年~n年后,你们即将踏入真实中国社会。没有自身的实践学习,那无异水中之花,镜中之月。
我在15年的优秀机械企业工作后,于2000年回到我的母校一一安徽工业大学教书,又已21载。我还在2007年开始***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教学,还能教学皖江工学院(原河海大学文天学院,刚升二本并改名)的同学。我深知我的安工大的一本生,为了高考求学,努力了什么,又缺失了什么?没有社会实践,会让人单薄无力。因为你的学习,必须该和能学以致用,而“致用”的去处和土地一定是社会,一定是中国🇨🇳。
我必须说,学习,对于大学生,就不仅仅是知识学习,更该有在大学中的社会学习的过程和磨炼。如果不是这样,你又如何落地社会,学以致用❓当然,这种社会学习必须循序渐进,逐步深入。
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学习,现在非常受重视和关注。比如学校组织同学去偏远山区、革命老区社会调查和体验;大学生担任村官或去支教;到企业实习交流等等。自发地在课余、寒暑假通过各种方式打工,也是现在的在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主要方式。除了对社会的认识和工作实践自我认识和学习提高,我也必须跟这些同学说,认清工作和提供工作的渠道和人,小心谨慎,慎防上当。虽然这是社会实践学习的必然历经之一,但学会保护自己的权益,同样也是一种学习和成长。
最后,强调一下,厘清大学知识学业学习的首要性和社会学习(打工)的必要性之间的关系和时间、精力分配,不要主次颠倒。专业学习为主,社会学习必要但为辅。
祝同学们学会分配,学会调剂,学会长大自己。如果你要考研,更要学会分配有限的时间。做的好,很快乐,做不好,才想大学,就是“学会自己长大”!
今年疫情后,农民工出路在哪里?
感谢问题邀请!我是农民的儿子,我从[_a***_]走出来,深知农民的苦痛,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所帮助!
我国经济不断多元发展,但在一些贫困山区,受***环境和自然***所限,打工经济仍然是当地人唯一的出路。我所在的湖北竹山县,三分之二以上的劳力,二月出门,年底返乡,平时都是老弱病残在家看门。受疫情影响,今年清明回家祭祖,的确看到不少老乡仍然赋闲在家,上前一问方知:要么原打工的企业不景气,一直没有通知返岗,一时还没有找到门路,要么所在地根本不接收湖北老乡,去了也还要隔离......反正原因五花八门,但归结起来无非都是经济不景气惹的祸。
农民工不能出门,闲置的田地又不愿意去耕种(因为投入产出比过低,田地仅能维持家庭口粮,且因规模小,山地条件限制,也不能机械化耕种),大量农民工只能望天兴叹!
结合老家实际,给出以下几个建议:
1、尽快在疫情过渡期,恢复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有条件的农户,可以牵头与左邻右舍签订土地租赁协议,实行经济作物的规模化种植,为家庭增收寻找出路。比如,中药材、水果等;
2、建议由村委会牵头,成立劳务输出协作团队,与各县市人力资源部门统一对接,实行规模化输出。前提是要有热心人愿意操心。这样一旦有用工需求,就能立即组织人员输出;
3、建议从上至下,对疫情期间的富余劳动力***情况进行摸底,弄清总量、存量,与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实行信息互通,并定期向沿海及发达地区人力***部门形成对接合作。
4、各地要及时利用农民工赋闲期,组织多种多样的技能提升培训,增加劳动力的技能含量。
5、千万不要盲目投入规模化养殖也,防止血本无归!!!
以上回答,希望能有用。感谢!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wnskw.com/post/35447.html